原標題:讓莫高窟煥發恒久光彩
人民日報 蘇伯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莫高窟保護好,把敦煌文化傳承好,是中華民族為世界文明進步應負的責任。”新時代以來,在黨和國家的關心支持下,莫高窟人秉承莫高精神,堅守大漠、甘于奉獻、勇于擔當、開拓進取,敦煌文物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敦煌莫高窟是中外多種文化多元文明交融薈萃的結晶。歷史上,莫高窟歷經輝煌,也遭受荒涼。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以及幾代莫高窟人薪火相續80年,讓石窟、彩塑和壁畫逐步得到保護和修復。新時代,敦煌研究院聚焦“建設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和敦煌學研究的高地”,在石窟保護、學術研究和弘揚傳承等方面取得眾多成果。
構建科學保護體系,更好保護歷史、傳承文明。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莫高窟留存著千年的文明,只有保護好、修復好,才能維護歷史真實性、文化延續性。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面臨多種病害的侵蝕。為留住敦煌的“風采神韻”,敦煌研究院形成了一整套壁畫保護的技術和規范,采用物聯網技術建立石窟預警監測體系,研發了我國首座考古發掘現場移動實驗室,建成了文化遺產領域唯一的全氣候大型物理仿真模擬平臺——多場耦合環境模擬實驗室,打造了全球首個基于風險理論的絲路遺產監測預警體系……通過開展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本體保護和周邊環境保護,不斷加強石窟文物安全防護,讓莫高窟煥發恒久光彩。
文化和科技融合,莫高窟不僅有了“數字生命”,而且實現了文物相關數據信息的永久保存。敦煌研究院自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了壁畫數字化試驗。目前,已完成295個洞窟的壁畫數字化采集,186個洞窟的數據處理,5萬余張檔案底片的數字化,所有數據都按規范建立數據檔案。敦煌研究院將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為每一個洞窟、每一幅壁畫、每一尊彩塑建立數字檔案,讓敦煌壁畫、彩塑信息永久保存、永續利用。
“數字敦煌”使文物實現了敦煌文化藝術的全球共享。走進“尋境敦煌——數字敦煌沉浸展”,游客戴上虛擬現實設備,瞬間跨越千年;沿“飛天”專題線路游覽,在增強現實技術場景中和九色鹿合影;打開手機小程序,可聽莫高窟官方虛擬人講述千年洞窟的歷史變遷……從30個洞窟整窟高清圖像和全景漫游節目全球共享,到“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超過2億人次參與線上互動,經過多年努力,敦煌研究院已建立起一整套文物數字化采集、加工、存儲、展示等關鍵技術體系,形成海量數字化資源,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聚焦“高地”建設目標,完善敦煌學學科體系,拓寬敦煌學研究領域。目前,敦煌研究院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敦煌學研究實體,《敦煌研究》發表論文4100多篇,成為國內外敦煌學界的重鎮。新時代,敦煌和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文保技術、培養專業人才,向全球發布目前收錄最全的敦煌遺書資料,推出“數字藏經洞”等平臺并推進敦煌數字資源的全球共享……保持海納百川的姿態,敦煌在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正以煌煌大觀之態綻放新顏。
敦煌文化屬于中國,敦煌學屬于世界。面向未來,敦煌研究院將持續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性展陳活動和文化交流對話,展示我國敦煌文物保護和敦煌學研究的成果。同時,用好數字化、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推動流散海外的敦煌遺書等文物的數字化回歸,實現敦煌文化藝術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數字化共享,并與各國學者一起講好敦煌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作者為敦煌研究院院長,本報記者王錦濤采訪整理)
- 2024-10-14【小隴畫報·301期】臨潭:秋日云霧遮梯田 山巒斑斕似油畫
- 2024-10-10比氏鹟鶯“入鏡”來 甘肅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添成員
- 2024-10-10隴拍客丨民樂:祁連山下板藍根喜獲豐收
- 2024-10-10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野驢現身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