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土地的回聲 閃亮微光的綻放——讀《遠古回聲——平涼史前遺址及文化》有感
中國甘肅網11月20日訊 據平涼日報報道(記者 陳航宇)《遠古回聲——平涼史前遺址及文化》由敦煌文藝出版社于2023年2月出版,是由中共平涼市委宣傳部、平涼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策劃編纂的“平涼記憶”7卷本系列叢書之一,是一本全景式了解史前平涼的學術科普類著作,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文風,仿佛帶領我們透過時間的迷霧,走進了平涼這塊土地神秘的史前時期。作為平涼文博事業的杰出貢獻者,劉玉林先生憑借扎實的田野調查和敏銳的洞察力,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遠古的窗口。
一、窺見遠古:探尋平涼的時光之秘
書中對史前時期地質變化的生動描寫,讓我們似乎回到了那個古老而充滿未知的時代。遠古的平涼,湖泊、沼澤、濕地星羅棋布,氣候溫暖濕潤,植被茂盛,有森林和草原。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這片土地經歷過冷熱交替、干濕互動的起伏變化,卻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生態環境。白堊紀末期的六盤山運動雖然席卷而過,平涼卻沒有受到太多影響。新生代第三紀是這片土地欣欣向榮的見證者,五稜齒象、披毛犀、鴕鳥、大角鹿、鬣狗、羚羊、三趾馬、豪豬等動物在這里展現出千姿百態、生龍活虎的畫面,黃土沉積時期的氣候環境由遠及近呈現在我們眼前。龍骨的存在證明了在新近世和更新世時期,這里是適宜動物和人類生存的理想之地。多處早、中、晚期的古人類遺跡分布在大嶺上、茜家溝、南峪溝、桃山咀、牛角溝等地,綿延不斷,生生不息。這些遺址不僅數量眾多,而且遺存遺物豐富多樣。
跳出自然環境,我們來到人類的文明之初。平涼人何時進入新石器時代的殿堂,雖然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但從靈臺西山遺址仰韶文化中晚期宮殿建筑混凝土地面下疊壓的文化層,以及發現的類似大地灣一期繩紋紅褐色陶片來看,至少不會晚于大地灣文化早期。各種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在這里碰撞融合,有序傳承。大型宮殿建筑的出現,如混凝土地面、繩紋籃紋筒瓦、板瓦、槽瓦,以及40多平方米的圓形白灰面房子、靠崖式環壕窯洞、玉器加工作坊等,都反映出新石器時代的平涼人在居住條件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建筑技術已達到領先水平。
平涼這片土地的歷史不只是自然的變遷,更是人類文明的奇跡。在這個引人入勝的史前畫卷中,訴說著古老文明的故事。
二、考古奇境:史前文明的全景式繪卷
劉玉林先生在書中展現出難能可貴的研究深度和廣度,體現在對考古發現的深入剖析,更表現在對平涼地質地貌及史前時期文化變遷的全面把握。他不僅關注于發現本身,并能夠注重將每一個遺址、每一件遺物融入整個史前社會的大背景之中,將每一次的考古發現都視作史前社會發展譜系中的重要一環。全局的觀照使得他的觀點更加立體豐滿,在看到古代人類的生產、居住、文化的同時,還關注其與自然環境、地理變遷的相互作用。這樣的方式展現了先生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出色的綜合研究能力。
對平涼地質地貌演變的分析為我們提供了認知歷史的新視角。湖泊、沼澤、濕地的存在并非僅僅是自然景觀,也是古代文明蓬勃發展的依托。通過對地質環境的描繪,將讀者帶入遠古時期的生態環境。全景式的敘述使得讀者能夠細致地了解當時的氣候、植被、動植物分布等信息,從而理解史前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進而更深入地理解其生活方式與社會結構。
“涇川人”頭蓋骨的發現及年代研究,填補了5至10萬年前中國沒有現代人類的空白,也是更新世晚期人類已經進化為現代人類的代表。對比“元謀人”、“北京人”、“藍田人”等化石的年代,可以建立起一幅更加完整的史前人類演化的時間軸,并還原史前人類在中國的遷徙和適應過程。同時,“涇川人”頭骨的發現為研究人類智力進化也提供了實證,為全面認識史前時期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的演化過程、解開人類起源之謎提供了新的證據。
在對古遺址的考察中,先生詳細描繪了靈臺西山遺址、崇信劉家溝遺址等地的勘探現場,通過對器物、工具、裝飾品等遺物的解讀,還原出當時人們的居住環境、生活習慣、社會組織等畫面。我們得以管窺先民們的智慧、技術水平與文化特征。書中還加入了工作期間的日志,使得讀者可以近距離感受考古一線的狀態,打破考古工作的神秘感,從而更加尊重和敬畏歷史與文物工作。
在對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研究中,先生基于翔實的考古調查和文化分析,推斷出平涼古代社會的建筑技術、居住方式、生產工具等信息。并提出平涼境內的新石器文化類型應為大地灣仰韶文化早期類型、半坡型、廟底溝型、石嶺下型,東部是陜西龍山型、常山下層型;西部是馬家窯、半山、馬廠型和常山下層型、齊家文化等。西部地區呈現出中原仰韶文化向甘肅仰韶文化發展、常山下層文化向齊家文化發展并存的文化系統。這些分析表明了平涼地區在新石器時代的文化變遷,證明了平涼屬于史前文明的交匯地帶。對文化面貌的不斷厘清,為我們理解新石器時代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流變提供了更多路徑。
除此之外,先生在書中還關注了史前社會的階級差異、生產關系的變遷等問題,對人類社會的進化歷程也作出了思考。他對發現的殉人墓進行了詳盡考證,論證了平涼境內從龍山文化、常山下層文化時期開始由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對社會結構演變的關注,讓本書的研究成果更加深入和豐富。
三、微光綻放:構建中華文明的考古拼圖
本書通過對平涼史前文明的多方探索,揭示出平涼在舊石器及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性。書中提出的“最早混凝土地面”“華夏第一瓦”等推測,以及對各個遺址調查的記錄,為平涼未來的考古工作提供了諸多可能。
隴東地區近年來出現了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慶陽南佐遺址的發掘表明,距今五千年前后隴東地區已經進入早期國家或文明社會階段;天水馬家塬遺址的發掘反映出戰國晚期至秦代西戎文化的面貌,乃至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面貌;平涼靈臺橋村遺址的發掘,說明這里是隴東黃土高原地區龍山時代的區域性中心聚落。甘肅的歷史跨越五千余年,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天水大地灣遺址更是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直接依據。甘肅的眾多考古發掘工作也都印證了隴東地區在仰韶文化晚期已經進入了“古國時代”,并為日后周、秦等部族演化為方國奠定了基礎,進而影響到整個中華文明的走向。這些最新考古成果改變了以往對黃土高原地區和黃河流域文明進程的認知,也為五千年中華文明史提供了重要實證。平涼作為隴東地區的一部分,雖然目前尚未有驚世的重大考古發現,但本書呈現的考古線索,與平涼、天水、慶陽相繼產生的考古發現相輔相成,使隴東地區在甘肅考古中的重要性更加完整,并輔助構建了整個甘肅省在中華文明起源中的關鍵地位。
再回到本書歸屬的考古學本身??脊艑W,作為一門關注人類歷史與文化的學科,對于理解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起著關鍵作用。近代中國考古學始于20世紀20年代初,當時國外考古學家如瑞典的安特生和斯文·赫定率先在中國進行考古調查,開啟了中國考古學的先河。后來裴文中、李濟、賈蘭坡、夏鼐、蘇秉琦、嚴文明等老一輩考古學大家,為新中國考古學的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然而,考古學對于大眾而言的意義依然是不夠明晰的。盡管中國近百年來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飛速發展,國際地位迅速提升,但與政治和經濟的騰飛相比,文化的崛起相對滯后。近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考古學作為一項重要的文化事業得到了大力發展。其對內的意義不僅在于揭示中華文明的歷史脈絡,更在于構建國家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這不僅是對過去百年考古學發展的總結,更是對考古學未來的明確指引。未來的考古工作需要更多關注未知領域,揭示中國歷史及史前文明中存在的空白。建設中國特色的考古學,意味著要深化理論探索,加強對中國文明特色的認定,并通過考古實證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借助考古成果,向全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讓世界了解中國歷史、中華民族精神,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這對于國際社會形成對中國的積極認知,構建中國話語和敘事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要進行這樣的考古事業需要的是無數文博人的辛勤付出。每一位在各自地域默默耕耘的文博工作者,作為歷史文明和地方歷史文化的守護者、傳承者、弘揚者,都是考古拼圖事業的一分子。盡管這份力量可能看似微小,但它終將匯入汪洋大海,為描繪出越來越完整、越來越清晰的中華文明的樣貌添磚加瓦。本書的意義正是在考古事業中扮演著一張拼圖的角色,通過對平涼史前文明的探索,為中國考古事業貢獻了一份微薄但重要的力量。如同一滴水,融入考古學的汪洋,為揭示中華文明的豐富內涵、充實中國話語的深厚底蘊、筑牢文化自信自強的思想根基增添了一道獨特的光芒。
四、結語:古老珍珠豐富文明之鏈
《遠古回聲——平涼史前遺址及文化》為我們呈現了平涼這片古老土地跨越萬年的絢爛畫卷。劉玉林先生持續半生的探索、大時間跨度的研究和對考古發現的多維解讀使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敘述史前文明的著作,更是一次對中華文明根源的著意探尋。書中展現的平涼古代社會的多重面貌,從自然環境到人類文明,從古老的頭骨化石到新石器時代的建筑技術,每一個細節都如同一顆珍珠,串聯成一條古老而豐富的文明之鏈。通過對古老土地的深情凝視,我們似乎聽到了那些被歲月深埋的回聲,作為一滴滴微光,照亮了中華文明的來路。期待著更多的基層文博工作者,像劉玉林先生一樣,立足自身平凡的崗位,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為中國的文博事業添磚加瓦,繼續書寫中華民族的輝煌篇章。
- 2024-11-20深挖水洛城文化資源 續寫吳家軍輝煌歷史
- 2024-11-19【甘快說】央視劇評|《西北歲月》:書寫西北革命史的壯麗篇章
- 2024-11-13【地評線】飛天網評:激蕩流動黨員管理的“一池活水”
- 2024-11-13【地評線】飛天網評:增強信心,努力實現全年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