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雪如意”到“玉甘肅”——河北與甘肅的雙向奔赴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劉 偉 何佳睿
近日,由河北日報報業集團等單位組織的“燃情冰雪 共赴未來”集中調研采訪活動走進張家口、雄安新區等地。從甘肅到河北,跨越1000多公里,依然可以感受到兩地同頻共振的發展脈搏。
在張家口遇見后冬奧,感受冰雪經濟下的共同發力
走進“雪如意”——張家口市崇禮區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這里生動展示了昔日的冬奧賽場是怎樣變成如今的“四季全能選手”。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是我國首座符合國際標準的跳臺滑雪場館,場館依山而建,因外形酷似中國傳統飾物‘如意’而被稱作‘雪如意’。北京冬奧會上,‘雪如意’承辦了跳臺滑雪和北歐兩項兩個分項比賽。”國家跳臺滑雪中心講解員楊心雨介紹道。
冬奧會結束后,河北堅持專業性和大眾性相結合,對冬奧場館進行適應性改造提升,拓展體文旅新業態。“雪如意”完成了以賽事演出、會議會展、婚慶餐飲為主的功能改造。目前,正在建設觀光纜車和國內最長的高山單軌滑車,豐富游客的登頂體驗,配套冬奧主題展館、沉浸式VR體驗、攀巖、巡游、機車表演、文創體驗店等業態。
據悉,今年1月至10月,張家口市崇禮區累計接待游客61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1.2億元。同樣位于張家口市崇禮區的太舞滑雪小鎮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綜合滑雪度假區,“新雪季以來,太舞滑雪小鎮的游客日均接待量達到了5000人次,周末及節假日達到了2萬人次。”太舞滑雪小鎮市場中心經理任曉強介紹道。
張家口冬奧場館的四季運營和冰雪驅動下的經濟發展,也給甘肅冰雪場館的發展建設提供了思路與借鑒。記者從我省首個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法臺山滑雪旅游度假地了解到,該度假地的二期項目現已完成投資2億元,建成了許多四季適宜的娛樂項目,主要有高空漂流、高空秋千、彩虹滑道、極限滑草、籠式足球、淘氣堡等。景區還與其他企業積極合作,提供體育拓展訓練、戶外婚紗攝影、有機農產品采摘等一系列可以覆蓋全季的豐富服務。
在太子城遇見莫高窟,感受平行時空下的“歷史心跳”
“作為820年前中國皇家文化的‘活標本’,太子城遺址在歷史上毀于戰火,如今則興于奧運之火。”展館講解員劉亞慧講解道,太子城遺址展陳展示了遺址的營建方式、文物遺存,直觀地再現了金代時期的捺缽制度、百姓生活等。太子城遺址曾入選“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奧運會歷史上場館建設與文物保護相結合的國際典范。太子城遺址為北京2022冬奧會張家口賽區注入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生動地彰顯了“人文奧運”理念,向全世界展示了璀璨的中華文明。
在太子城遺址的介紹展示墻上,記者看到一張敦煌莫高窟的照片。照片位于“時人的生活—出行工具”這一展陳部分,照片內容是莫高窟第61窟壁畫中五代時期的牛車。不論是在莫高窟第61窟壁畫中的場景,還是太子城遺址,當時的牛車都是人們主要的交通工具。牛車行駛平穩,車廂較大且有遮擋,可以自由坐臥,極大地增強了人們乘車的愉悅感,因而成了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第61窟壁畫中就是一輛豪華通辀牛車,車頂上罩一張大帷幔,車輿描繪細膩,裝飾富麗堂皇,為研究古代車輛構造裝飾提供了珍貴的形象資料。
從太子城到莫高窟,可以聽到時代發出的共同回響,跳動著相同的文化基因。
在大境門遇見嘉峪關,感受長城腳下的文化建設
“這里真的很像甘肅的嘉峪關。”一位來自貴州日報的記者看到大境門門楣上的“大好河山”后這樣說道。
大境門和嘉峪關同是萬里長城的四大地標點之一,且大境門段長城和嘉峪關都始建于明朝,都屬于明長城的一部分。大境門段長城是防御北方游牧勢力的軍事工事,同時也是農牧互市貿易的重要場所。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及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的建設中,張家口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修復了大境門城臺、西境門、大境門東西兩側城墻和敵臺,建設了西太平山長城保護主題展示帶、來遠堡特色展示點等。重點展示張家口長城文化蘊含的邊塞文化、商貿文化和民族融合文化內容,“點亮”大境門這一萬里長城和萬里茶道的重要交會點。
近年來,隨著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不斷推進,相關省區市相繼出臺了建設保護規劃,實施了標志性項目,長城保護狀況持續改善,綜合效益有效發揮。作為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文化遺產和首批世界遺產,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
甘肅在長城保護和長城文化建設方面也不遺余力。2021年12月,甘肅印發實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甘肅段)建設保護規劃》。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北段和甘肅段,是兩省對于如何做好新時代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的共同答卷。
在雄安新區遇見甘肅慶陽,感受數據賦能下的城市發展
來到雄安新區,仿佛來到了一座未來之城。
雄安新區在規劃階段,便提出了地下一座城、地上一座城、“云”上一座城的建設理念。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則是為打造“云上雄安”提供重要支撐的“大腦”,“在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內,超過200億條城市運行數據匯聚在一起。現實城市中的每一棟建筑、每一條道路、每一根管道,都會在網絡平臺形成與之孿生的數字化模型。”雄安城市計算中心講解員吳珍珍介紹道。
依托雄安城市計算中心這個充滿智慧的“城市大腦”,能為城市智能管理和服務帶來無限想象空間。比如它可以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便利。早晚高峰時段,駕車行駛在容東片區主干道上,時速保持在40-50公里,如果趕上一個綠燈,后面大概率會一路綠燈。
“之所以能夠如此,是因為‘城市大腦’為車輛設置了綠波帶。”雄安云網科技有限公司軟件系統負責人丁飛介紹,雄安新區全域市政道路都是按照數字道路標準來建設的,道路上部署了多功能信息桿柱、激光雷達、電子卡口攝像頭等感知設備,這些設備會實時采集數據傳輸到“城市大腦”的“數字道路智能運營中心”平臺,各條道路當前的車流量、擁堵指數、路段平均速度等數據都能實時顯示。根據這些數據,“城市大腦”會對交通信號燈的配時等進行相應調整,使得車輛行駛時實現一路綠燈或少遇紅燈,讓司機和乘客體驗“不堵車”的暢快。
而在甘肅慶陽,“東數西算”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也在加快成長。據悉,華為渲染云提供超3萬核的云渲染算力,實現“萬核渲一圖”,助力慶陽市渲染產業發展;京東物流云建設京東5G零碳智能物流產業園和云計算創新中心,助力慶陽市商貿物流智能化、服務業線下場景線上化;阿里農業云建設釘釘數字小鎮和甘肅農業產業云,助力慶陽市農業產供銷全鏈路數字化、鄉村治理及服務數字化……10個云生態項目落地慶陽,激活了慶陽市經濟社會各領域的發展動能。
在河北的“雪如意”和“如意甘肅”中感受兩省的心意相通,河北與甘肅也必將在今后的發展中闊步前行。
- 2024-12-30隴南市政協“慶元旦迎新年”書畫聯誼筆會舉辦
- 2024-12-30【甘快看·秦文化在甘肅的歷史印記之十六】秦長城的西起點原來在這里
- 2024-12-30《文博日歷》特刊丨走過2024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打卡寶藏博物館
- 2024-12-30笑動金城迎新年 馮鞏來蘭州說相聲夸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