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中國畫院舉辦規模最大海派篆刻學術展
由上海中國畫院主辦的“游刃乾坤——近現代海派篆刻的崛起暨來楚生 陳巨來 葉潞淵篆刻學術特展”亮相上海程十發美術館。展覽總策劃、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江鵬30日在媒體發布會上介紹說,這是上海中國畫院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派篆刻學術展。

上海中國畫院舉辦海派篆刻學術展,匯集眾多名家作品。中新網記者 姜煜 攝
上海中國畫院是新中國最早成立的畫院之一,畫院成立以來匯聚了眾多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的名家,如豐子愷、沈尹默、朱屺瞻、吳湖帆、劉海粟、王個簃、林風眠、來楚生、陳巨來、葉潞淵、陸儼少、謝稚柳、唐云、程十發等,陣容強大、群星璀璨。
篆刻是中國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一門藝術,一花一世界,一印一乾坤,方寸之間,張力無限。基于雄厚的藏品資源,上海中國畫院重磅推出此次篆刻學術特展。江鵬表示,展覽旨在進一步夯實上海中國畫院國畫、書法、篆刻藝術的學術體系建設,同時也為了深入發掘來楚生、陳巨來、葉潞淵三位篆刻大家的杰出藝術成就及其為振興篆刻藝術所作的重大貢獻,助力中國篆刻藝術的弘揚和發展。
本次學術大展呈現“頡頏吳齊”“第一希有”“潞璋瓊淵”“西泠風來”“誰主沉浮”五個單元,含260余件(組)篆刻、書畫作品及文獻。展覽回望來楚生、陳巨來、葉潞淵三大海派篆刻名家異彩紛呈的藝術歷程,帶領觀眾一同領略中國近現代篆刻藝術流變中海上印壇先驅們的熠熠星光。
“頡頏吳齊”單元作為來楚生作品展示的獨立單元,展出了其篆刻精品三十余方,“東風得意”“大膽闖”等精品蒼渾大氣、雄厚古拙,體現出強烈的時代特征。“第一希有”單元則為觀者呈現了眾多首次展出的陳巨來篆刻作品,其中“中國共產黨萬歲”“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等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下里巴人”(牙章)亦同場亮相。
“潞璋瓊淵”單元是葉潞淵作品集中呈現的展區,展出了由其家屬提供的眾多自用印,面目多樣、形式豐富。“西泠風來”單元展出葉潞淵捐贈的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等清代浙派名家的作品。而“誰主沉浮”展區呈現了近現代海派篆刻名家林立、千峰競秀的盛況,趙之謙、吳昌碩、趙叔孺、王福庵、馬公愚等大家的作品均有展出。
本次展覽雖是以來楚生、陳巨來、葉潞淵三位篆刻大家的篆刻作品為展覽主體,但其意義不僅僅是對三位大師作品的簡單呈現,而是更廣闊視野下的近現代海派篆刻史的總覽。
- 2024-12-31閩南大戲院十二載:書寫兩岸文化藝術融合發展佳話
- 2024-12-31晉祠天龍山何以成為太原首個國家5A級景區?
- 2024-12-31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跨界融合 山西上演“龍變鳥”“蝶戀花”
- 2024-12-312024中國文化有多出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