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浙江婺劇圈粉海外觀眾 漂洋過海美美與共
2024年是婺劇開啟海外訪演的第31個年頭,也是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以下簡稱浙婺)出海頻次最高的一年。
這一年,浙婺共赴19個國家和地區演出38場。從1993年首次赴日本訪演至今,婺劇已赴五大洲64個國家和地區訪演340多場,被譽為“戲曲出海的一張金名片”。
從事演藝生涯三十多年,被大家稱為“總教頭”的中國國家一級演員胡東曉,隨浙婺去了58個國家和地區,是浙婺出海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2024年9月,浙婺赴巴西、多米尼克和洪都拉斯三國演出?!±顫?nbsp;攝
就在今年9月,浙婺赴巴西、多米尼克和洪都拉斯三國演出,胡東曉負責指導武功演員演出,同時承擔著道具師、裝臺等工作。而此次海外表演,讓他印象深刻。
“由于飛機故障,前往洪都拉斯的演出一波三折,最終團隊只買到10張改簽機票,我身兼樂師、變臉演員、舞龍演員、道具師、歌手多職。”為了不影響演出,胡東曉帶隊連夜在海邊練習演奏;為了加深友誼,他還自己設計臉譜胸針、婺劇彩繪擺件……他說,因為走出去才更有生命力。
據悉,上述演出是中洪兩國建交后,中國傳統文化演出首次走進洪都拉斯。該國文化部部長貝萊斯對此充分肯定,稱他們為兩國文明交流互鑒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增進兩國人民友誼、推動互利共贏搭建了連心橋。
時代在變,觀眾需求也在變。中國傳統戲曲如何在國際市場上永葆競爭力?在胡東曉看來,必須創新。
“在今年9月的訪演中,我們根據美洲觀眾的審美和觀看偏好,調整了劇目和臺詞。如在謝幕中,以巴西名曲《蘭巴達》為背景互動,收獲了熱烈反響,讓中華文化的傳播更加深入、溫暖、有力。演出道具也是根據不同場景,設計成可折疊、可拼接的形式,不僅降低成本,也能最大限度地展現婺劇精彩。”胡東曉說。
在即將到來的2025年,浙婺訪演計劃已排到10月。浙婺負責人王曉平說,文化出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既不能期待“一蹴而就”,也不能滿足于“表面熱鬧”。浙婺將把精力花在拓展文化貿易渠道、加強精準宣傳投放、提高受眾“觸達率”等方面,進一步提升浙婺出海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臺上一方天地,臺下千百觀眾。當“仁義禮智信”跨越時空,這是數字傳輸不能替代的面對面、心連心,也是胡東曉及一眾藝術家最享受、最眷戀的審美互動——即便漂洋過海,也能美美與共。
- 2024-12-31“民歌大觀”走進云南建水:唱響中原與邊地文化交融之美
- 2024-12-31上海中國畫院舉辦規模最大海派篆刻學術展
- 2024-12-31閩南大戲院十二載:書寫兩岸文化藝術融合發展佳話
- 2024-12-31晉祠天龍山何以成為太原首個國家5A級景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