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甘肅網1月14日訊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任磊 張振國)1月14日,由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我們的春節·人類的非遺——甘肅非遺賀新春”暨2025年“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全省非遺宣傳展示主會場活動啟動儀式在武威市漢唐天馬城景區舉行。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呂興來,武威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陸世平出席活動并致辭,武威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林艷軍出席活動。

呂興來指出,春節作為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人人參與的文化實踐形式,是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載體,對中華文明的綿延賡續發揮了重要作用。2024年12月,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值此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在武威市主辦“我們的春節·人類的非遺——甘肅非遺賀新春”暨2025年“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非遺宣傳展示主會場活動,拉開了全省2025年“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非遺四季購物月”系列活動的序幕。
呂興來要求,全省各級文旅部門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春節非遺傳承實踐與傳播展示活動。謀劃開展“非遺賀新春”——古城過大年、趕個年味集、點亮中國燈、舞動中國龍、年畫進萬家、文脈頌中華、非遺館里過大年、“我的家鄉年”視頻直播等系列活動。支持各地非遺保護機構、項目保護單位、非遺傳承人和廣大人民群眾,廣泛開展和積極參與“我是春節非遺傳承人”“我家鄉的非遺好物”等非遺促銷費系列活動,大力宣傳銷售當地特色非遺產品,發揮非遺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方面的作用,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彩魅力,營造歡樂喜慶、熱鬧祥和的過年氣氛。
陸世平表示,武威歷史悠久,邊塞文化、五涼文化、西夏文化、儒學文化在這里交融共生,哺育出社火、涼州重刻剪紙、金塔黃河燈會等獨具特色的春節民俗文化。近年來,武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工作,深入實施“調查、記錄、傳播、利用”四大工程,構建非遺保護項目體系,雷臺、文廟、天梯山石窟等景區成為非遺研學旅游的熱門打卡地。武威市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強化政策保障、切實加大資金支持、不斷匯聚工作合力,努力推動全市非遺保護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主會場活動現場表演了涼州攻鼓子、民勤曲子戲、華銳藏族民歌、涼州賢孝、永昌滾燈舞等武威當地特色非遺代表性項目,同步開展了“四季非遺購物月——甘肅非遺賀新春·年貨購物月”“非遺賀新春·春聯送祝福”“金蛇迎春·盛世歡歌”“精品文藝節目展演”等活動。據統計,春節、元宵節前后,全省各市州將開展以“非遺賀新春”“非遺年貨購物月”“我的家鄉年”視頻直播等為主題的270余場次線上線下非遺傳承實踐與傳播展示活動。
各市州文旅部門分管領導、非遺科室和非遺保護中心負責人、省文旅廳相關處室人員、武威市縣區文旅部門和業務股室負責人、文化館館長、非遺傳承人代表、省內主要新聞媒體和市民游客等千余人參加了主會場活動。(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 供圖)
- 2025-01-14【盤點·2024】2024那些溫暖瞬間
- 2025-01-147歲榆中娃的新年愿望:讓大家知道我們的鼓聲有多棒
- 2025-01-14慶陽市文旅系統獲多項省級榮譽
- 2025-01-14秦腔一吼新春來——嘉峪關秦腔發展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