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為歲首,農為行先。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h田間地頭已是一派“搶春之勢”。在田地間,少了彎腰勞作的人,取而代之的是來回穿梭的插秧機和低空盤旋的植保無人機。春耕,是中國傳統農事活動中重要的一環,對于確保糧食豐產和糧食安全至關重要。育種、插秧、農資儲備、田間管理……各地搶抓農時,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加緊春季農業生產,為全年豐收開好頭、起好步。各種高科技、智能化農業機械紛紛“上崗”,一幅“科技春耕圖”在廣袤田野上鋪展開來,沃野飄來豐收希望歌。
春耕生產,農資先行,農資保障足,春耕生產強。農資生產加速度,在烏蘇市利農澤恒地膜廠,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6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轉,日生產能力23噸,工人們嫻熟地完成卸卷、稱重、包裝打包及碼放等工作;農資運輸井然有序,長春遠達鐵路綜合貨場一派繁忙的作業景象,一輛輛叉車、載貨汽車裝運著種子、化肥往來穿梭。這些春耕物資將搭乘鐵路專線運往東北地區數十個銷售點。農業農村部召開相關會議,強調強化農資農機保障,加強供需調度,及時調劑余缺。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做好2025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穩價工作的通知》,從化肥生產、流通、儲備、進出口、市場監管以及農化服務等多方面著手,全面做好春耕化肥保供穩價工作。農資生產,農資銷售,農資質量,為農耕生產打造物資支撐。
農耕生產,物資支撐是基礎,科技助力是關鍵。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今天,數字春耕正如火如荼。2月13日,無人機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h田間給秧苗施肥;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天目山鎮“天目糧倉”的農機人員,通過遙控植保無人機給小麥施肥;在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的種植戶搶抓晴好天氣,全力投入到冬小麥的春季田間管理工作中,在無人機、智能灌溉系統等科技力量的加持下,農田管理更加科學精細。在溫暖的海南南繁基地,利用大數據分析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構建的鑒定模型,正在加速育種進程,這些即將收獲的水稻種子將陸續北上播撒到田地中。在山東,以家農機企業自主研發的“智慧農場AI大模型”,已經成為多個試點地區可以即時響應的“線上農技員”,等等,今年,圍繞科技增產的一系列政策舉措也將協同發力:推動高油高產大豆、高蛋白玉米、耐鹽堿作物等急需品種的聯合攻關;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國有農場等開展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推進天空地一體化農業觀測網絡等建設;整合全國范圍內的農業農村數據資源,用數據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萍即焊瑪底执焊Υ焊a高質量奔騰,揮毫農村農業現代化智慧圖景。
春耕生產,大地歡騰,海洋沸騰,海上春耕景色美。在福建省連江縣,海蟶養殖戶們趕時令、搶播種,在淺海灘涂上運苗、洗苗、放苗;在山東省榮成市,海洋牧場的養殖工人駕駛養殖船開展海帶春管、貝類養殖、浮漂更換等海上生產作業,呈現出一派“海上春耕”的繁忙景象;等等。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在這片遼闊蔚藍的海洋中,漁民們正用他們勤勞的雙手,種下一個個春天的希望,等待豐收的“果實”。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
春回大地,春耕繁忙,春收正飄香。走進吉林公主嶺黃花村的君子蘭產業園,溫室大棚里一派生機盎然?;ㄞr們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選出主推品種,運往各地市場,日均銷售額達到30萬元。在山東省平度市,舊店鎮萬匯蝴蝶蘭產業園的智能花卉溫室里大片蝴蝶蘭盛開,工人們忙著管護和加工鮮切花,供應國內外市場。河南社旗,近郊采摘游持續火熱,游客享受田園樂趣的同時,也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農資保障先行,數字春耕壯美,海上春耕忙碌,春日豐收飄香。春耕沃野生機勃勃,各地加緊春季農業生產,從春天出發,向著豐收奔騰,用蛇形千里的勁頭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勤耕接續,農業豐饒,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在希望的田野上創業創新,富美鄉村的新畫卷正在中華大地徐徐鋪展。(殷建光)
- 2025-02-18【地評線】飛天網評:撐腰鼓勁,讓民企綻放新時代風采
- 2025-02-18安全帽手一壓就變形,何以保障“頭頂安全”?
- 2025-02-18春回大地,實干引領未來
- 2025-02-18服裝產業鏈外遷的風險與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