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甘肅民勤:戈壁灘上的“中國人參果之鄉”
“果肉軟嫩,清甜爆汁,還帶著一絲淡淡的奶香。”近日,來自山東青島的游客張亮亮在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游玩時,品嘗了民勤人參果后贊不絕口。他驚嘆在大漠戈壁城市,春寒料峭的季節能吃到清甜爽口的水果。
人參果屬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耐瘠薄、抗寒冷、抗鹽堿,是一種生態適應性較強的草本植物。2007年,民勤縣引入人參果,重點以日光溫室種植方式為主,經過十多年的試驗示范和逐步發展,現生產規模達到2.1萬畝,占全國設施種植規模的30%以上,成為全縣日光溫室生產的主導品種,當地農業產業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圖為民勤縣溫室人參果種植基地,一株株人參果生長茂盛,葉片翠綠欲滴。(資料圖)馬愛彬 攝
地跨沙漠、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種地貌的民勤縣,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東西北三面被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包圍,處北緯38度世界種植葡萄黃金地帶,屬我國西部典型寒旱區內陸綠洲,其光、熱、水、土資源組合優越,是發展綠色有機瓜菜、優質林果、肉羊產品的最佳區域,被譽為“中國人參果之鄉”。
近年來,民勤縣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深入挖掘高寒干旱特色農業發展潛力,著力構建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種植模式,統一流轉土地,因地制宜規劃,集中連片建設,大力發展以日光溫室種植為主的特色高效農業,推動人參果產業規模化發展,逐步形成了以民勤縣東壩鎮為主產區,雙茨科、大壩鎮為次產區的“一核兩園”發展格局,并輻射帶動全縣人參果產業向標準化生產、精細化管理、規范化經營方向邁進。

圖為民勤縣溫棚種植戶采摘早春第一茬成熟的人參果。馬愛彬 攝
民勤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芳介紹說,為不斷放大強化寒區旱區蘊藏的綠色有機特質,深度挖掘人參果的經濟價值,推動產業向多元化、高質量方向邁進,該縣大力推進日光溫室棚體結構的優化升級,將傳統的二代有立柱日光溫室逐步迭代為土墻全鋼架的三代結構溫室,并充分利用“時間差”“季節差”“空間差”,破解生產周期壁壘,把人參果種植時間從7月上旬拉長至次年6月,產品供應期從當年11月拉長至次年7月,促使人參果產業結構變新、發展模式變綠、經濟質量變優。
此外,民勤縣在人參果品質提檔升級、強化品牌建設中聚焦“優種”,強化產學研育繁一體化、協同化、系統化推進,為農育好“種”,解碼農業“芯”,集中建設人參果脫毒育苗中心,采用植物莖尖脫毒、病毒檢測和組織培養擴繁技術,“破壁”人參果產業集約化、規模化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
同時,積極引導本地涉農企業,主動注冊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采用規范統一的管理模式,嚴格錄入各項生產信息,實現產品信息的全程追溯,確保每一批人參果產品從源頭到終端,均可精準回溯。

圖為民勤溫室人參果種植基地。馬愛彬 攝
截至目前,民勤縣人參果產量達10.5萬噸,產值達7.3億元,是西北設施人參果栽培面積最大的縣區,人參果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金果”。
- 2025-02-20甘肅文縣“白馬巧匠”的面具情
- 2025-02-20蘭州榆中:大棚育苗忙 春耕新希望
- 2025-02-20武威市工人文化宮職工剪紙公益課開課
- 2025-02-20甘肅省第二期滑雪(單、雙板)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在蘭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