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人才先行。鄉土人才生于農村、長于農村、扎根農村,滿含為家鄉奉獻的熱忱,是鄉村振興最具活力與潛力的“源頭活水”。各地需以創新思維、務實舉措,全方位激活鄉土人才“新引擎”,讓其在鄉村大地迸發無限能量,驅動鄉村振興“加速跑”。
立體式“攬”,匯聚人才涌春潮。匯聚鄉土人才,需打造全方位攬才格局。緊扣鄉村振興多元需求,將村(社區)作為攬才“前沿哨所”,深入鄉村每一寸土地。一方面,通過實地尋訪、群眾舉薦、專項調研等方式,對各類鄉土人才展開“拉網式”搜尋,涵蓋種植養殖行家、返鄉創業青年、鄉村工匠、民間藝人等群體,并依據專業方向、技能特征,科學分類,搭建動態更新的人才信息庫。另一方面,以鄉情為紐帶,構建跨區域聯絡網絡,利用傳統佳節舉辦鄉情交流會,吸引在外人才回鄉投資。同時,強化與大型企業、科研院校合作,舉辦鄉村人才招聘會等活動,匯聚各方人才,形成推動鄉村發展的強大合力。
復合式“培”,賦能成長綻異彩。鄉土人才的成長離不開精心培育與多元賦能。針對其知識結構單一、技能提升瓶頸等問題,構建上下聯動、產學研結合的培育體系。整合全國高校、職業院校、科研機構及線上教育平臺的優質涉農資源,聚焦智慧農業、農村電商、鄉村文旅、創業孵化等前沿領域,邀請行業專家組建“精英導師團”,深入鄉村開展實地教學、實操演練和政策解讀。定期組織鄉土人才參加國內外農業科技展會、鄉村發展高端論壇等活動,拓寬國際視野,更新知識儲備。通過這些舉措,助力鄉土人才掌握實用技能,成長為鄉村振興的核心力量。
精準式“用”,搭建平臺助深耕。釋放鄉土人才價值,精準使用是關鍵。政策向鄉村傾斜,資源向鄉土人才聚焦。搭建常態化溝通橋梁,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定期與鄉土人才交流,傾聽建議,解決難題,提供一站式服務。鼓勵鄉土人才以技術、創意入股鄉村產業項目,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特色產業,并在土地流轉、資金支持、項目審批等方面給予優先保障。在政治引領層面,優先將優秀鄉土人才發展為黨員,選拔進入村(社區)領導班子,讓他們在鄉村治理中發揮更大效能。通過樹立典型、表彰獎勵、宣傳推廣等方式,提升其社會地位與職業榮譽感,使其扎根鄉村,成為鄉村產業的“掌舵人”和基層組織的“中流砥柱”,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龍建新)
- 2025-02-20打印機“吐出”收費賬單,教育的顏面何存?
- 2025-02-20答好公務員入職 “三道題”
- 2025-02-20把好干部考察 “三道關”
- 2025-02-20【黃河時評】讓體育陪伴青少年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