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年輕人指尖上畫春天 美甲消費演繹“季節風”
中新網煙臺2月21日電 題:年輕人指尖上畫春天 美甲消費演繹“季節風”
作者 王嬌妮 李嘉麗
剛入春,“00后”女青年劉洋卸掉了指尖紅色的“新年戰甲”,換上清新活潑的淡綠色美甲。“春天來了就得用點綠色,一伸手就感到心情愉悅。”
隨著氣溫回暖,年輕人以樹葉、草地、青山等元素為靈感,在指間營造春天氛圍。淡綠底色粘上透明“露珠”,表現春天的生機勃勃;淺粉基底畫上同色系“花朵”,仿佛盛滿春日芬芳;水墨色與手繪柳葉的結合,為春天增添詩意。
在社交平臺“小紅書”上,有關美甲的話題瀏覽量已超過400億次,其中,以季節為主題的美甲話題熱度持續增長。“春日花園”“夏日多巴胺”“秋日焦糖”“冬日冰雪”……按照季節給自己做個美甲,成為年輕人的消費新主張。

2月17日,在山東煙臺一家美甲店,顧客在選擇顏色。王嬌妮 攝
走進煙臺市芝罘區一家美甲店,從業者房玲玲在了解了顧客喜好、手指形狀、指甲情況后,還要考慮流行元素,給出適當的美甲方案。“前段時間流行的是紅色系美甲,喜氣洋洋的顏色搭配小蛇、元寶等配件,很有節日氛圍感。立春后,清爽的淺色系成為主流,春天的爽朗氣息浮上指尖。”
房玲玲稱,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美甲靈感,春夏季偏向“清新自然風”,秋冬季偏向“復古浪漫風”,顧客往往先根據季節確定整體風格,再選擇款式、材質等。

圖為一名顧客在展示春日主題美甲。受訪者供圖
在21歲的劉洋看來,做一個新美甲,就像在朋友圈發布一個新的“個性簽名”,能讓他人了解到自己的情緒、狀態,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
據“企查查”數據,近十年中國美甲相關企業存量規模逐年增長,截至2024年末,存量已達148.56萬家。
美甲業的興旺,制造了巨大的商機,為從業者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然而,美甲店工具的消毒情況、甲油膠的成分、美甲燈的品質、美甲師的操作手法等因素,給美甲造成了潛在風險,成為近年來多方討論的熱點。為消除消費者顧慮,不少商家開始提供“一客一用”的工具,并為顧客準備防紫外線手套等。
與此同時,美甲消費在社交平臺的火熱,帶來了新的“美麗內卷”。“天價美甲”造成消費攀比、過度追求個性化滋生畸形審美等現象,引發社會關注。
對此,魯東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孫靜認為,美甲是一種消費潮流,年輕人可以通過美甲展示自我、表達個性,同時美甲的過程還能放松心情,產生積極的心理影響。
“美甲同時也是一種選擇,小小的指甲可以是表達個體情感的畫布,也可以用空空如也的面貌展現質樸的美麗。”孫靜表示,要避免陷入“美麗內卷”,年輕人應該提升內在素養,學會自我認同,而不是向外尋求認同。在指尖,比選擇什么圖案和主題更重要的,是永遠保留選擇畫與不畫的自由。
- 2025-02-21第四屆鯤鵬青少年科幻文學獎深圳頒出 見證中國科幻新生代成長
- 2025-02-21更聰明的AI會“殺死”寫作嗎
- 2025-02-21DeepSeek火遍全球原因何在?全產業鏈能力是關鍵
- 2025-02-21武威無殼南瓜籽仁首次出口愛沙尼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