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文化旅游 >> 甘肅地理

    敦煌壁畫中的春日序曲

    2025-02-26 12:04 來源:中國甘肅網-甘肅日報

      銜花的大雁 莫高窟第158窟 中唐

      雷公形象 莫高窟第285窟 西魏

      耕作 榆林窟第25窟 中唐

      舞樂 莫高窟第220窟 初唐

      山間流水 榆林窟第2窟 西夏

      天鵝 莫高窟第360窟 中唐

      千秋長命鳥 莫高窟第249窟 西魏

      陳曉紅 張國宏

      清代文學家張維屏在《新雷》一詩中寫道:“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意思是說天地萬物的造物者沒有言語卻很有情愫,每當寒冬將盡便會促使春意即刻萌生。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萬紫千紅含苞待放的花朵,只等春雷一響,百花就將競相開放。

      隨著立春節氣的到來,意味著風寒料峭的冬日開始退出天地舞臺,姹紫嫣紅的春季正式登場。古人稱春季為三春、九春、青春、青陽等。在節氣時令上,春季由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與谷雨六個節氣組成。

      喧騰豐富的春季文化習俗在敦煌壁畫中得以再現,讓我們一起回望古人是如何在凜冬散盡的春季看草木蔓發、賞春和景明。

      寶雞瑞燕獻五福

      “五福臨門”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春節祝福語,也是民間關于幸福觀的五條標準。在《尚書·洪范》一文中寫道:“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壽是指人壽命長久,富是指人生活富裕,康寧是指人一生身體安康,攸好德是指人能夠喜好美德,考終命則是指能壽終正寢。在莫高窟第285窟壁畫中有一幅繪于西魏時期的“酉雞圖”:畫面上兩只神采奕奕、怒目圓睜的雞都擺足了架勢隨時準備向對方發起“肉搏戰”。只見它們尾巴高翹、身體拱起、頭部撲地,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樣子。在古代敦煌,人們更多是用寶雞瑞燕來祈愿五福臨門。在編號為S·0610v的敦煌文獻中記載道:“五福除三禍,萬吉消百殃。寶雞能僻惡,瑞燕解呈祥。”意思是說在新的一年中我們借著寶雞與瑞燕來遠離禍患、迎接五福降臨。我們知道雞鳴意味著新的一天開始,古代敦煌人選擇雞也寓意著春天之始、一年之始;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是春天最常見的飛禽。由于“雞”與“吉”諧音,雞在古代文化中代指吉星高照,榮華降臨;燕子則是多子多福的象征。

      俗話說“小初一、大十五”,正月十五也叫作“元夕節”“上元節”。在古代敦煌一年一度的上元節燃燈儀式可謂規模盛大、熱鬧非凡。在莫高窟第220窟壁畫中有一幅“舞樂圖”:畫面以九層燈樓為中心,兩側立有兩個蓮花狀燈輪,還有天女在燃燈,描繪的正是盛唐時期宮廷夜宴,歌舞升平的景象。畫面中四個衣著華美的舞女正在舞動長袖,盡情旋轉。不由得讓人想起唐朝詩人蘇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寫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的場景。作品描寫的是唐朝東都洛陽正月十五大型燈會的盛況:路上明燈錯落,在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于四處都可通行,所以通往皇城的鐵鎖也打開了。人潮洶涌,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月光燈影下的歌伎們花枝招展、濃妝艷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的曲子。京城取消了夜禁,計時的玉漏也不要著忙,莫讓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過去。只不過這里寫的是人間之景,而壁畫中所繪是天上之景。人間天上祈愿相同!

      筑陂處處待春耕

      春天,對農業社會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春耕了。南宋詩人陸游在《北園雜詠之五》一詩中寫道:“筑陂處處待春耕。”意思是說人們在各處修筑堤壩,準備迎接春天到來的忙碌耕種。元朝的吳澄也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道:“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意思是說春季在五行中歸屬為木,草木的生長離不開水的滋養與澆灌。因此在二十四節氣里立春節氣之后到來的就是雨水節氣了。在敦煌壁畫中有關水源、有關農耕的內容較多。民間諺語用“細雨下得滿地流,一年吃穿不發愁”來盛贊春季雨水的重要作用。在榆林窟第2窟壁畫中有一幅“山間流水圖”:畫面上赭黃色的兩山之間是奔涌的流水,大有一種“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氣勢,畫面的下半部分是藍汪汪的一大股清澈的活水,這水大概就是杜甫筆下“知時節”的“好雨”了。

      在莫高窟第296窟壁畫中有一幅“耕作圖”:畫面重點表現的是一黑一白兩頭耕牛正在農人的指揮下奮力勞作。兩頭牛的動作整齊劃一,都是右前蹄抬起,左前蹄微屈,后面兩蹄深蹬地面。畫面細膩真實地刻畫出它們竭盡全力的樣子,令人動容。在兩頭牛的身后是赤身露體、揮汗如雨的農夫。四圍環境是青山隱隱、綠水潺潺。只見農夫右手扶犁、左手高抬,身形高大健碩、目光堅定自信。在榆林窟第25窟壁畫中也有一幅“耕作圖”:畫面分為上下兩部分,較為詳盡地描畫了井然有序的耕種場景,環境色彩柔和明艷、人物情態祥和而喜慶,充滿了勞動的快樂與生機。圖畫重在表現勞動中的農人形象,場景中共繪有八個人物,六男兩女。有趣的是六位男士都是正面形象,兩位女士全是背面形象。下層部分中有一女兩男三個人物、一紅一黃兩頭耕牛。畫面右首背對著的是一位體形豐腴的女子,她左手托舉著方形的黑色食盒,顯然她剛為家人精心準備了豐盛午餐,并且已經送到了地頭。而頭戴草帽、身體微蜷、雙手扶犁的男子正在奮力犁地。在兩頭牛的前面是一個手持鐮刀、動作嫻熟地收割麥子的男子,穿著長褲,戴著草帽,正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上層部分中有一女四男五個人物、農具家具兩件。畫面左首有一男一女正在“揚場”,手持長柄揚場農具的男子和手持長柄掃帚的女子正在配合默契地勞作。

      宋代詩人蘇轍在《春日耕者》一詩中寫道:“陽氣先從土脈知,老農夜起飼牛饑。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曉餉遲。婦子同來相嫵媚,烏鳶飛下巧追隨。”意思是說春天來了,人們從開凍變松的土壤中感覺到萬物生長之氣,老農夜間起來喂養饑餓的耕牛。春雨充足,正是耕種的好時機;天已大亮,忙于春耕的農民連送來的早飯都顧不上吃。婦女和小孩子前來送飯,他們之間相親相愛;烏鴉等鳥兒飛上飛下巧妙相隨,覓食一些可以充饑的食物。這首詩質樸靈動、意味雋永。詩中所提到的喧騰的春景在前面壁畫中都有所表現,我們從中也可以進一步體會敦煌壁畫現實化、世俗化的特質。

      只待新雷第一聲

      敦煌壁畫中,有伏羲、女媧、風伯、雨師、雷公、龍王等諸多形象。在莫高窟第285窟壁畫中有一幅“雷神圖”:通身赭色的雷神若金剛力士之形、四肢前伸、正在敲擊十二面藍色小圓鼓。人獸合體的雷神臂生羽毛、騰空飛躍、身形健壯、孔武有力。十二面連鼓圍呈圓形,只見雷神正手腳并用,同時連擊鼓面。這一雷公形象的繪制,和東漢王充所描繪的雷神形象幾乎吻合。王充在《論衡》中寫道:“圖雷之狀,累累如連鼓之形。又圖一人,若力士之容,謂之雷公。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若擊之狀。其意以為雷聲隆隆者,連鼓相叩擊之音也。”其實,壁畫中的雷神形象正是對這段描述的圖像詮釋。

      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不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者。風調雨順、陽光和煦才有五谷豐登的好年景。在榆林窟第25窟壁畫中有一幅“龍王降雨圖”:畫面上一條黑金相間的龍霸氣地站立在紅色的云端之上,正在俯瞰人間連綿的山巒、蒼翠的森林、綿長的河流和宏偉的宮闕等萬千景象。它有角、有腳、有鱗、有翅。另外,在秦漢之前,人們很重視“重日”:如農歷的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等。古人觀察到在農歷的二月二,陽氣回升,大地解凍,傍晚太陽下山之時,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中的青龍星宿的龍頭同時在東方升起,所以這一天又被稱作“龍抬頭”。古代敦煌人會在這天舉行祈福、祭祀或是紀念活動,以示敬蒼龍、祈甘霖、盼豐收。在敦煌壁畫中《五龍蓮花藻井圖》《雙龍蓮花藻井圖》等圖案的繪制就是對這一風俗的刻畫。

      一聲啼鳥喚春心

      宋代詩人韓淲在《山空鳥鳴可喜》一詩中寫道:“數疊高山擁畫屏,一聲啼鳥喚春心。有詩更在斜陽外,歸棹綠波煙浪深。”意思是說我抬眼遠望幾重高山如同畫屏般聳立,一聲悅耳的鳥鳴聲喚醒了我對春天的向往之情。更有詩意的景象是在那斜陽之外,歸來的船只定是隱沒在那綠波和煙霧深處。而孟浩然的詩句“處處聞啼鳥”就是對生機盎然的春季最真實的描述。在敦煌壁畫中所繪制的鳥類大致可以分為傳說里的鳥類和自然界的鳥類兩種。傳說里的鳥類有玄鳥、青鳥、鳳鳥、千秋長命鳥等。在莫高窟第249窟壁畫中有一幅“千秋長命鳥圖”:這種鳥也叫“人面鳥”。畫面上一只白藍相間的千秋長命鳥在虛空流動的星云間展翅飛升,體態豐腴而矯健。在莫高窟第249窟壁畫中有一幅“青鳥圖”:青鳥的典故出于《山海經》,是用來送達書信、消息的鳥,也可以說是信使。如唐代詩人李商隱在《無題》一詩中就寫道:“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意思是說我心目中的情人她就住在不遠處的蓬萊山,但對我而言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我多么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能殷勤地替我去探望我的情人。壁畫上的青鳥類似鴯鹋。它體態可人、脖頸曲線優美、雙爪肥碩有力、尾巴頎長、雙翅凌空,目光清澈靈動,正欲在虛空流動的星云間展翅飛升。

      敦煌壁畫中自然界的鳥類眾多、情態各異,在壁畫中有較為豐富的表達,充滿了唐朝詩人王維筆下“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勃勃生機。在莫高窟第158窟壁畫中有一幅“銜花的大雁圖”:畫面上一只嘴銜綠稈白蓮花的大雁正在凌空翱翔。大雁是雁屬鳥類的通稱,共同特點是體形較大,嘴的基部較高,長度和頭部的長度幾乎相等。這一點被畫師描繪得十分逼真,惟妙惟肖。大雁據說會用叫聲鼓勵飛行的同伴勇往直前。這只大雁為何會銜花呢?在它的身下是山巒河流,它嘴里銜著的是象征清廉與高潔的蓮花,可見這也絕非一只普通的大雁!唐代詩人韋承慶在《南中詠雁詩》中寫道:“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意思是說,生在南方的人,即便遠隔千里萬里,也定會回歸南方;就如只要到了春回大地的時節,大雁就會努力向北方飛去一樣。在莫高窟第360窟壁畫中有一幅“天鵝圖”:畫面上兩只白天鵝站在蓮池的小島上,曲頸挺胸、舒展雙翅。畫師在綠色的池水上直接以厚重的白粉繪制天鵝形象,它們的外部輪廓清晰、形態優雅,看起來就如兩個“剪影”一般,令人驚嘆,過目難忘。

      在敦煌文獻中保存有一篇唐宋時期的韻文,贊美敦煌的春天:“喜逢嘉節,得遇芳春。路聽鶯啼,花開似錦。林間百鳥,囀弄新聲。淥水游魚,躍鱗騰竄。千般景媚,萬種芳菲。蕊綻紅嬌,百花競發。”意思是說一年中姹紫嫣紅、芳菲朵朵的春季又到來了。條條大路上都能聽到黃鶯婉轉的鳴叫,如錦霞般的花朵開滿人間。就連那樹林里的百鳥,叫聲都歡快欣喜了起來。在碧波蕩漾的水中,游魚穿梭,競相躍起。這般美好的景致,裝點了春天。

      (本文配圖均為資料圖)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本網原創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天堂8а√中文在线官网|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最好看2019高清中文字幕|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av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日韩高清在线中文字带字幕|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a级毛片无码兔费真人久久|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东京热av人妻无码专区|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电影|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本日 |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暖暖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无码中| 无码孕妇孕交在线观看| 91天日语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国模GOGO无码人体啪啪|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八A片人妻少妇久久|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最新版|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熟妇女人妻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