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作為國家發展的根基所在,其振興發展關乎著民族復興的大局。在鄉村發展進程里,人才始終處于核心地位,是點燃鄉村產業發展之火、推動生態宜居建設、重塑鄉風文明風貌、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實現生活富裕目標的關鍵驅動力。唯有夯實鄉村發展的人才根基,才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讓鄉村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煥發出全新的生機與活力。
吸引人才回流。長期以來,城鄉發展存在的巨大差距,致使大量農村人才紛紛涌入城市,鄉村面臨著人才嚴重匱乏的困境。但如今,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鄉
村發展機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吸引人才回流已然成為可能。一方面,各地政府積極行動,相繼出臺一系列極具吸引力的優惠政策。例如,為返鄉創業的人才提供創業補貼,解決他們創業初期的資金難題;給予住房保障,讓他們能安心扎根鄉村;在子女教育方面提供優惠,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在一些地方,鼓勵大學生返鄉投身特色農業發展,不僅為他們提供土地流轉的便利,還安排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使得一批具備專業知識、善于經營管理的大學生成為鄉村產業發展的“領頭雁”。另一方面,通過全方位宣傳鄉村的嶄新面貌與無限機遇,生動展現鄉村的發展潛力,從而激發在外人才對家鄉的深厚熱愛與眷戀之情,吸引他們帶著資金、技術以及豐富的經驗回歸家鄉,為鄉村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激活鄉村發展的“源頭活水”。
強化人才培養。鄉村本土人才是鄉村發展的堅實根基,但不可忽視的是,部分本土人才存在知識老化、技能不足等問題。因此,強化人才培養迫在眉睫。各地應充分整合各類教育資源,搭建起多元化的培訓平臺。針對農業生產領域,大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活動,邀請農業專家、技術能手親臨授課,傳授先進的種植養殖技術,切實提升農民的生產技能。對于鄉村電商、鄉村旅游等新興產業,組織專項培訓,著力培養一批既熟悉鄉村特色又精通市場運營的專業人才。同時,借助線上教育平臺的優勢,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為鄉村人才提供隨時隨地持續學習的寶貴機會。通過系統、全面的培養,大幅提升鄉村人才的綜合素質,打造一支真正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生力軍”,為鄉村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人才支撐。
優化人才環境。吸引人才不易,留住人才更是難上加難。要想讓人才在鄉村長久扎根,就必須全力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在硬件設施方面,持續完善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交通條件,讓鄉村與外界聯系更加便捷;提升通訊質量,確保信息暢通無阻;保障水電供應穩定,提高鄉村生活的便利性。在軟件建設方面,建立起公平公正的人才評價機制,為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與晉升渠道,讓人才的辛勤付出能夠得到應有的回報。積極營造尊重人才、關心人才的良好氛圍,切實增強人才的歸屬感與榮譽感。比如,一些鄉村專門設立了“人才榮譽墻”,對為鄉村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進行公開表彰。此外,大力加強鄉村文化建設,豐富鄉村的精神文化生活,讓人才在鄉村不僅能夠實現自己的事業理想,還能擁有高品質的生活體驗。通過優化人才環境,留住鄉村發展的“中堅力量”,使他們能夠長期堅定不移地投身于鄉村建設之中。(周茜)
- 2025-03-24答好新時代的青春之卷
- 2025-03-24用心、用情、用力答好民生“幸福卷”
- 2025-03-24“三問于民”答好改革為民卷
- 2025-03-24【甘快說·地評線】飛天網評:抓實興業強縣富民,推進鄉村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