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旅游“智”量提升,如何既有效率又有溫度?
AI正成為不少游客的行程規劃師;多景區接入DeepSeek大模型推進“伴游體驗”——
旅游“智”量提升,如何既有效率又有溫度?
閱讀提示
AI的深入應用不僅為游客帶來全新體驗,也為景區、旅游企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思路。業內人士認為,創意和有溫度的服務仍是旅游業立身之本。
“清明假期從北京出發,去哪兒踏青既小眾、安逸,性價比又高?”3月26日,在北京工作的隋凱雯在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深度求索)中這樣詢問。短短幾秒鐘時間,DeepSeek就給出了10個可選擇的旅游城市及推薦理由,隋凱雯從中選了陜西漢中作為出行目的地。
清明小長假臨近,記者注意到,社交平臺上的踏青攻略“畫風”與往年相比有了一些新變化——“DeepSeek定制四天三夜揚州旅游攻略”“AI生成廈門三天旅游攻略”……AI正成為不少游客的行程規劃助手。
與此同時,景區也在加速“接招”。近期,安徽黃山、江西廬山、重慶三峽龍脊等景區紛紛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在智能交互、場景服務、伴游體驗等方面優化升級。業內人士表示,AI的深入應用不僅為游客帶來全新體驗,也為景區、旅游企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思路。
20秒內收到一份詳細的行程表
“請設計一份西安三日游方案,要求包含小眾博物館,避開網紅餐廳,預算是每天500元以內。”在上海工作的程序員王睿在DeepSeek輸入需求后,不到20秒就收到了一份詳細的行程表:從西安碑林博物館的VR體驗,到回民街隔壁巷子的三十年泡饃老店,甚至標注了每段騎行路線的長度、所用時間等。
王睿還向記者展示了DeepSeek完成的另一份攻略:兵馬俑反向游覽秘籍——教他如何避開人流,以獲得更好的參觀游覽體驗。“以前要熬夜刷幾十篇游記才能總結出這些門道,現在AI直接提煉出精華,幾秒鐘就能出行程,實在太方便了。”他感嘆。
記者了解到,像王睿這樣的“AI旅行家”如今不在少數。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旅行規劃工作交給AI,用AI查信息、做規劃、寫攻略。“AI導游”讓出游效率極大提升。
AI風潮同樣刮到了自駕圈。“從河北唐山出發,自駕去往烏蘭布統草原,3個人,想看星空,避開商業化景點。”一周前,河北唐山的朱女士和朋友準備結伴自駕,將需求發到DeepSeek后,不到30秒她就收到了一份詳細的自駕攻略。
“DeepSeek相當于幫我們生成了路書,還考慮到了加油、堵車、疲勞等細節問題,并推薦了沿途美食。”最終,朱女士和朋友順利在3天內完成了自駕游。“這是我第一次用AI尋求旅游方面的建議,生成的結果很值得借鑒,效果比我想象的好多了。”朱女士說。
幫助景區精準滿足游客需求
當越來越多的游客用AI生成旅行攻略時,景區也在加速擁抱AI。日前,安徽黃山景區宣布,黃山AI旅行助手全面接入DeepSeek。記者了解到,連云港花果山、重慶三峽龍脊等景區也紛紛接入DeepSeek,并上線景區數字人系統。
景區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后效果如何?安徽途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王愷樂告訴《工人日報》記者,接入DeepSeek后,黃山AI旅行助手回答問題的準確率更高,尤其是日期類問題,回答效果更優。解答游客咨詢的準確率約提升2.5%。
據王愷樂介紹,黃山AI旅行助手在部分場景對DeepSeek基礎模型進行了微調,并掛載了在黃山構建的知識庫系統。知識庫系統將日常客服人員、運營人員收集的信息實時灌注給大模型,“這些高質量數據能讓大模型更懂黃山,也更懂游客”。
“在用戶授權的情況下,黃山AI旅行助手會根據游客的位置、購票信息等精準推薦旅行過程中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王愷樂說,例如,AI識別到游客已購買北大門門票,就會智能地推薦對應北大門的索道及景區交通車車票,并根據游客身份信息自動匹配老人、小孩、軍人等優惠。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首都文化和旅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厲新建對《工人日報》記者表示,AI既能滿足游客對定制旅行的需求,又有助于景區精準提供匹配游客需要的產品和服務,讓產業在供求動態適配中實現長足發展。
創意和服務仍是立身之本
隨著越來越多的“AI旅行家”出現,AI攻略的可靠性也出現了爭議。北京市民任女士在用AI定制“山西大同四天三晚旅行攻略”時發現,攻略中的部分內容存在失實的情況,“推薦的景點有一個并不在大同,搜索后發現在長治市。”游客賈女士也曾在社交媒體發文吐槽:“根據AI推薦的杭州西溪濕地游玩路線游覽,卻差點闖進未開放區域”。
對此,山東青島某旅行社資深導游程先生告訴記者,游客用AI制作的旅游攻略中所涉景區、交通等信息可能已經過期或有誤。因此,AI攻略可以作為出行參考,實際行程仍需結合自身判斷靈活調整。
厲新建表示,AI算法雖能快速生成行程方案,但易造成旅游過程模式化,“對游客而言,未知的驚喜有時也是旅途中難忘的回憶,如果過度依賴AI,可能錯過探索未知的樂趣。”
記者了解到,目前景區接入DeepSeek的具體應用場景包括行程規劃、實時問答、景區講解服務、沉浸式體驗等多方面。“接入DeepSeek后,我們已經實現了針對部分場景的模型微調,未來計劃研發更多的產品應用,如智能IVR(交互式語音應答)電話、視頻通話電子導覽等。”王愷樂說。
厲新建認為,旅游業面對的是“千人千面”的游客需求,創意和有溫度的服務仍是立身之本。應當理性認識AI對旅游業的賦能,利用AI而非依賴AI,“更多地思考如何建立人與AI良好協作的新模式,用人文關懷賦予AI旅游產品和服務‘人的味道’。”厲新建說。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趙歡
- 2025-03-31現象級創新,中國后勁如何?(讀者點題·共同關注)
- 2025-03-31“科幻+人工智能”專題論壇在京舉辦 探討文學想象和技術創新雙向賦能
- 2025-03-31廣西博物館啟動“三月三”系列活動
- 2025-03-31中央網信辦:加強正能量推送 嚴禁算法助推低俗信息傳播






